
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政策,深化癌痛规范化诊疗,提升癌痛全程管理的精细化与精准化水平,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肿瘤科近日牵头举办“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班”。作为“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PMT项目)”培育单位,医院邀请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团队现场指导,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疼痛科、安宁疗护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20余人参会,彰显了多学科协同推进癌痛管理的决心。
副院长何继菲在致辞中强调,作为老年病医院,需重点关注癌痛对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她指出,全院需以PMT项目培育为契机,深化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融入癌痛管理各环节,提升医护人员诊疗水平,助力患者实现“无痛生存”。
培训内容聚焦癌痛管理核心与前沿。余慧青教授深度解读《医疗机构癌痛全程管理评价标准》,从“开展条件、操作规范、能力提升”三大板块剖析,为医院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癌痛管理体系提供路径与评估依据。杨列军教授结合临床案例,详解癌痛评估、规范化药物治疗、个体化方案调整及难治性癌痛应对策略。杨鸿教授则分享《数字思维下癌痛患者的全程护理》,介绍如何通过信息化工具与智能终端实现疼痛数据动态捕捉、精准预警及远程护理管理,为提升效率与患者依从性提供新思路。三位专家的授课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为参训人员拓展了视野。
互动交流环节,各科室围绕癌痛评估工具应用、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难点、爆发痛处理流程、居家患者远程管理模式及安宁疗护中疼痛控制的伦理考量等临床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培训标志着医院在癌痛规范化、精准化、全程化管理能力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不仅实现了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更凝聚了全院对癌痛管理重要性的共识。未来,医院肿瘤科将以PMT项目为核心,联合疼痛科、安宁疗护科、营养科深化合作,优化癌痛管理体系,推动诊疗护理流程标准化,提升肿瘤患者疼痛控制水平与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