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
今年的春节让我终生难忘,按照传统的习俗,新婚2个月的我应该回家拜见双方的父母,尽孝道。而今年与往年不一样,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与亲人团聚,更不能与好友相欢。响应重庆市卫健委的号召,全市全体医护人员大年三十,收到了“所有医务人员取消休假”的紧急通知,我们医院也不例外。作为双职工的我们接到这一消息后,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工作岗位。
2月5日上午十点,突然接到护士长董梅的电话。
立即支援九龙坡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下午三点在医院召开会议。电话挂断的一瞬间,我的心中沉甸甸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应当挺身而出,站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匆忙地收拾了行李,我整装待发。下午,在医院会议室,了解了这次任务的重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严峻形势。紧接着,医院组织我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感控及穿脱隔离衣的集中培训。穿脱隔离衣看似简单的一套操作流程,最初练习的时候需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特别是在脱防护服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污染,非常危险,我和队友反复练习,尽可能让自己和同事做到万无一失。因为这是要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
2月7日九点半,我们整装出发了。
医院给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和两大箱医疗物质,临走时院长梁绍勇、后勤保障科科长傅红以及涂化老师等对我们再三叮嘱:要我们一定保护好自己,医院是你们最强大的后盾,工作中有什么条件或需要都尽可能地满足你们。按照九龙坡区的安排,我们3人负责九龙坡地区部分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转运工作,为了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我们需驻扎到医院24小时待命,随时有转运任务,随时整装出车。
2月8日17点30分,第一次任务来了。
将密切接触者人员集中转运到临时征用的酒店,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我们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对接,安排被隔离人做好准备,戴好口罩,在指定地点,等待我们救护车去接收。任务结束后,司机师傅将救护车开回医院进行2小时的终末消毒。
2月11日,我们再次接到一个紧急任务。
参加九龙坡区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人的咽拭子采集,走访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人的家中进行采集工作,主要由建设医院组织采集标本的相关学习培训及工作安排。
2月13日,今天的任务是采集37名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
任务艰巨,我跟张豪医生穿上防护衣,整个人被裹得严严实实开始了我们的工作。张豪医生负责采集标本,我协助他采集完后的消毒工作。
我们穿上防护服挨家挨户采集标本,我记得有一个小区很大,被采集者住得很分散,所以我们只能徒步走去。拿着物资走了很久,身上走热了,护目镜也起雾了,眼前的路也是雾蒙蒙的,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走着。我们采集了3户人家,就花费了两个小时,以这样的速度,37例采样估计到天黑都采集不完。上级领导知晓情况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会议谈论,将入户采样改为集中采样,而集中采样地点则定在我们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接到消息后,医院立即采取行动,将发热门诊专门腾出一间诊室作为我们的采样地点,我们则返回医院继续进行采样工作。每一个需要采样的患者都要经过九龙坡区各个社区医院负责通知及转运。工作顺利的开展着,一晃眼5小时过去了,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今天的采样工作圆满完成,张豪医生负责将37例采样送往区疾控中心进行检验,我负责终末处理。工作结束时,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卸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整个人好像脱力了一样。但是,每次想起远在湖北援助的抗疫医护人员,这几个小时又能算什么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冲锋在前,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我们转运组的医生张豪,在抗疫期间有担当敢作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我们相信,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团结的力量。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群策群力,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转运组成员:邓萍 张豪 陈勇)